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华中西医杂志》 > 2004年第10期
编号:10446591
恙虫病患者病情观察及护理
http://www.100md.com 《中华中西医杂志》 2004年第10期
     【文献标识码】 C 【文章编号】 1606-8106(2004)10-0949-01

    恙虫病是由东方立克氏体引起的一种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。东南沿海发病率较高,恙螨虫为传播媒介。临床上以发热、焦痂或溃疡、淋巴结肿大及皮疹等为主要特征,临床表现呈多样化、合并症较多。极易造成误诊 [1] 。认真细致的护理有助于该病正确诊断及治疗。我们医院下属湛江铁路卫生所处在沿海地区,我所观察临床在2000~2003年共收治恙虫病患者3例,现将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。

    1 临床资料

    本组3例,男1例,女2例,年龄40~48岁,其中工人1例,退休干部1例,农民1例,均有野外作业或活动史。入院分别诊断为上感2例,肺炎1例。本组1例患者,女67岁,生活在农村,因高热畏寒,头痛等症状,在当地村卫生室打吊针,吃药3天(用药不祥)病情未见好转,于第4天来我所就诊,急性病容、畏寒、高热,查:T39.4℃,P98次/min,R26次/min,BP140/70mmHg,呼吸音粗糙,化验检查:WBC10×10 9 /L,N0.70,L0.28,拍片显示肺纹理增粗,以“肺炎”收入我所观察治疗,用5%GNS250ml+青霉素480万U,氧氟沙星0.2g,5%GS250ml+能量等治疗3天后,患者仍高热畏寒,体温甚至升至40℃,头痛症状未见好转,第4天在护理过程,发现患者右腹股沟下方有1cm大小溃疡面,腹股沟淋巴结少许肿大,即报告医生以便进一步检查,确诊为恙虫病。改用5%GS500ml+氯霉素1g静滴及其它对症支持治疗,患者体温逐渐下降,病情好转,7天后病愈出院。另一患者,40岁,在护理中发现腋窝有0.7cm×0.5cm溃疡,确诊后给予氯霉素及其它对症支持治疗治愈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2 观察及护理

    2.1 心理护理 因起病急及对本病认识不足,且在基层卫生所病例少见,很容易误诊致病情加重,病期延长等均使病人产生焦虑、急躁、紧张恐惧等不良的情绪,影响治疗。在护理中,我们给予病人心理疏导,精神安慰,讲解本病的发病原因,传播方式,预后等,解释人与人之间不会传播本病,使患者和家属解除了思想顾虑,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。

    2.2 发热的观察及护理 本组3例均出现发热39℃以上,保持室内空气通气,鼓励患者多饮水,注意营养和液体的补充,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、半流质,保持口腔清洁,保持床铺、衣服干净。密切观察患者T、P、R、BP,如有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。给予冰敷等物理降温,如持续高热时,物理降温不明显,按医嘱给予药物降温,注意防止虚脱,降温处理后15~30min测体温并记录。

    2.3 皮肤焦痂与溃疡的观察及护理 本组3例中2例有焦痂或溃疡,直径约0.6~1cm,焦黑色,边缘稍隆起,无痒疼感,无渗液,分布在腹股沟、腋下,给予局部涂2%龙胆紫,用无菌敷料覆盖,防止衣服摩擦溃疡面而继发感染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2.4 并发症的护理 各地恙虫病的病死率不一,而死因多为肺炎、心力衰竭、感染性休克、DIC等并发症,特别是老年人、孕妇、有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[2] ,所以并发症的及时发现和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手段。故在静脉滴注中,一定要按医嘱控制输液速度,经常巡视病房,对每个患者应做到细致的观察,病情出现可疑变化,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。例如出现肺炎患者,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呼吸困难者取半坐卧位,控制滴注速度,以免引起肺水肿,做好口腔护理,保持口腔清洁,定时为患者翻身、拍背、排痰等。

    3 讨论

    因为幼螨虫好侵袭人体潮湿、气味较浓的部位,因此焦痂或溃疡多分布于腋窝、腹股沟、会阴、外生殖器、肛门等比较隐蔽处。由于焦痂或溃疡是本病的特征性体征,而且基层卫生所又不能做血清学检查,所以应根据恙虫病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,凡在流行季节出现高热且从事野外活动的患者,均应高度警惕恙虫病的可能,在护理过程中一定要认真细致观察上述部位有无焦痂或溃疡,避免误诊,加重病情变化是非常重要的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宣传恙虫病的防治知识,认真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,除杂草、灭鼠、消灭恙螨滋生地,喷洒灭虫剂、杀灭恙螨。指导患者及家属做好个人防护,在流行季节避免在草地上坐、卧、晒衣服,在流行区野外活动时,为了防止恙螨叮咬,应束紧袖领及裤脚,在外露的皮肤上涂抹驱避剂等。

    参考文献

    1 李学俊,何达秋,崇雨田,等.恙虫病的多脏器并发症误诊研究.中华误诊学杂志,1997,1(4):26.

    2 于恩庶.中国人兽共患病学.第二版.福州:福建科技出版社,1996,481-502.

    作者单位:524013广东省湛江铁路卫生所

    (编辑元 红), http://www.100md.com